疫情下屡屡冲出“新零售”黑马,马云神预言再次成真?

  一场措手不及的疫情,毁灭了一帮人,影响了一帮人,同时,也成就了一帮人。

 

  他们可能是15天完成超级逆袭的护肤品牌『林清轩』,在濒临破产的至暗时刻依靠直播重获新生;

 

  图片来源于有赞

 

  他们可能是关了4000家门店还能日进百万的『红蜻蜓』,用极短的时间就把人、货、场都搬到了线上;

 

  图片来源于有赞

 

  他们还可能是面对大量库存积压依然拉新6万会员,实现线上突围的男装品牌『Callisto』。

 

  这场防疫战,是零售企业停下脚步重新思考的阶段,新零售对于实体经济和电商的恢复和加速发展,正在你我身边悄悄发生着。

 

  新零售的真面目

 

  新零售到底是什么?云经济?直播?线上线下大融合?AR/VR?短视频?无人便利?虽然网上已有明确的解释,但很多人依旧云里雾里,甚至越看越迷茫。

 

  多番研究,小编找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解释:有线下店,通过线上买东西(更快的)送到家,就是新零售(知乎用户汪惟)。这句半玩笑话看似有些简单了,实则是诠释了一种关系——只要能对人、货、场3种元素进行重构,我们就可以将其视为新零售。

 

  新零售和传统零售有什么区别?

 

  传统零售受人、货、场的局限,比如这次疫情最直接的影响的是闭店——不能营业;隔离——不能出街(顾客到你这来);封城——运输链阻断;延迟复工——供应链阻断。

 

  而新零售相当于一种更高效的零售,人——可以包含私域和社群中的人,货——销售方式从人找货转变为货到人,场——进行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一言以蔽之:传统零售是“经营产品”,而新零售是“经营顾客”。

 

  作家谢春霖曾用多、快、好、省来形容『新零售』。举几个例子大家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一下。

 

  1.品类更多

 

  比如你是个线下的水果店,产品的多少受限于你的店铺面积,但是你实体店开得时间比较久,积累了一些周边的客户,他们觉得来你这买东西比上网更方便,如果这个时候你可以借助新技术突破空间限制,在保持便利性的同时,增加品类,生意是不是就会更上一层楼?

 

  图源:Free stock photos

 

  你可以建个微信群,或者开发一个小程序连接到你的供应商或者周边范围内的其他商超、小卖铺、奶茶店,客户不仅可以购买到更丰富的品类,还可以网上订购送货到家(有地理优势送得快),这不就是杂货店的新零售吗!

 

  2.速度更快

 

  新零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升线下零售的效率。如何提升?从数据运用的角度去提升,把合适的东西带给需要的人。如今很多生鲜配送都可以实现3公里内 30分钟送达,这种以前电商无法解决的配送方案,现在通过线上线下的打通,可以极大的让服务更加迅速。

 

  3.买的更好

 

  图源:Free stock photos

 

  在智能化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新零售可以获得线上线下全息的用户画像,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来获取消费者的各种行为数据以及数据背后隐藏的潜在消费,从而把你喜欢的东西,你想买的东西推送给你,完成产品找人的过程。

 

  4.价格更便宜

 

  有一个问题是困扰很多经商者的:"如何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与用户的连接效率呢?"以往的零售注定它有很多中间环节,很多成本都是省不掉的。新零售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最大化让利给消费者,具体可以参考"社交电商"的玩法,这里就不赘述了(拼多多就是这样玩起来的)。

 

  总结一下,新零售不仅可以解决线下门店获客难、转化难、周转难、管理难等问题,还能帮助传统电商插上翅膀,实现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

 

  那么现代企业如何快速转型,更好地玩转新零售呢?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思路远比方法来的重要。正如直播卖货并不能取代传统的面对面销售,却在这次疫情中成为众多商家在新零售领域的有力探索。面对新的消费形式,我们有很多探索的机会,这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很好地转变思路。

 

  图源:Free stock photos

 

  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要把握好以下3点:

 

  1.做好顾客到店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愿意持续到店带来更多生意(扫码购、自由购、门店预定、会员储值)

 

  2.做好服务到家的消费场景,让线上流量 给门店带来更多生意(同城配、社群团购、周期购、新品预售)

 

  3.做好离店复购的客户关怀,加速消费决策带来更多生意(智能导购、每日签到、分销员、直播购物)

 

  可以肯定的是,数字化经营升级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商业业态是商业进化的必然,再晚点,你的企业就没了。

供应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