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农企高举产业融合旗帜 精品蔬菜远销京沪等地

  6月3日,在阜阳市太和县双浮镇,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日光温室内,员工在采摘彩椒。近年来,该市依托现代科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综合性农业企业,高标准生产彩椒、西红柿等精品蔬菜,除了供应当地市场,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近年来,阜阳市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经营为基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截至目前,该市土地流转面积404万亩,占总耕地的46.9%,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765家,较年初增加830家,专业合作社成员达40.95万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阜阳市运用产业融合、产村一体、城乡互动、企业化经营模式,创建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一体化发展。目前,阜阳市已有初具雏形的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8个,规划用5年时间创建50个市级农业经济开发区,覆盖面积达50万亩。

 

  阜阳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制定开发区发展规划。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单元,整村连片推进,形成一定规模。开发区内分核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面积5000亩以上,能够有效辐射带动区内现代农业发展。区内以企业经营为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营,主导产业特色突出,主要依靠企业投资,规模在1000亩以上,设施农业面积500亩以上,农产品达到优质、安全标准。

 

  该市广泛应用先进农机装备和农业信息技术,要求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至少与1家省级科研、教学单位建立科技协作关系。同时,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布局相互协调,把区内村庄建成美好乡村。该市积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并积极整合涉农项目,加大对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投入;用水、用地、用电、信贷、保险和税收等相关扶持政策也向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倾斜。各乡镇以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为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收各类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来源:徽商

编辑:熊张霞

供应信息【推荐】

相关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