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8月,我們在合肥蕪湖路開起了肥東老母雞的第一家店面,最初我們并沒有想過要把這個品牌做到什么程度,因為當時我們還是以廣告工作為主,只是想著把餐飲做為一項副業。菜品方面我們堅持自己的團隊研發,第一家店開業以后生意很好,顧客的反饋也都很滿意,就這樣陸陸續續開起了分店,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擁有60多家門店,計劃在明年讓門店數量達到150~200家。
“從肥東到肥西,買了一只老母雞,放到河里洗一洗,除了骨頭就是皮。”這樣一段俏皮的順口溜是何時開始在合肥流傳開來的?已不可考。毋庸置疑的是,這一段話不僅僅是一句富有地域特色的市井俗語,更是簡單直接的表達出合肥人在飲食上的喜好。
肥東老母雞,這個將老合肥人偏愛的食物作為產品精髓的品牌,自“誕生”之日起便從不缺乏來自業內的關注視線。雖然備受爭議,但是肥東老母雞的團隊還是屏息凝神,專心于讓品牌走的更遠,變得更強。僅用了7年的時間,肥東老母雞已走出合肥,在安徽遍地開花,成為市民們耳熟能詳的連鎖快餐品牌。
不久前,肥東老母雞開啟新一輪廣告營銷,喊出“安徽快餐第二品牌”的口號,一舉將自己推向了話題的巔峰,連消費者也開始重新認識這一本土品牌。
“肥東老母雞從何起源?這支團隊究竟都有些什么人?他們又是如何在嚴酷的競爭中生存并不斷壯大的……
帶著對這一品牌的好奇,徽商網記者走進愛瑪集團,通過肥東老母雞品牌創始人之一、愛瑪肥東老母雞餐飲有限公司副總司武瑜先生的生動講述,首次全面、深刻的剖析該品牌的經營法門。
合肥的中式快餐行業一直都有做的比較好店,最早的可以說到格林快餐、東亞快餐這些品牌,不過當時消費者的選擇余地還是很小,中式快餐的數量還是少了些,我們恰好處在合肥中式快餐競爭較小的時期。
2008年的8月,我們在合肥蕪湖路開起了肥東老母雞的第一家店面,最初我們并沒有想過要把這個品牌做到什么程度,因為當時我們還是以廣告工作為主,只是想著把餐飲做為一項副業。菜品方面我們堅持自己的團隊研發,第一家店開業以后生意很好,顧客的反饋也都很滿意,就這樣陸陸續續開起了分店,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擁有60多家門店,計劃在明年讓門店數量達到150~200家。
因為我們是跨行業經營,以前對餐飲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品牌剛成立的那段時間里,我們大家到處找特色餐館和特色菜,在決定這些菜可以列進菜單以后,就跟著大廚軟磨硬泡,讓大廚教我們制作的配方,然后進行改良,制作出符合快餐標準的菜品。現在想一想,光是合肥就很少有我們沒吃過的店了。
肥東老母雞的發展速度很快,其實這是超出我們預料的,以前我們的盈利主要來自于廣告,剛剛做餐飲的時候,雖然幾家門店的生意不錯,但還是不足以支撐公司的滾動式發展。當快餐的生意越來越好的時候,我們正式決定把工作重心轉向餐飲,把廣告方面的投入都轉移到了餐飲上,餐飲不再是我們的副業。
2009年的時候,我們在合肥的安慶路開了第四家店面,由于房租比較高,管理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店面虧損,并且連續虧損了2年,最后我們把它和另一家分店一起關閉了,那一次我們虧損了200萬左右。在那之后,我們也從中吸取到了教訓和經驗,加強了運營管理,并且開始對團隊進行調整。
2010年,公司建立起中央廚房系統,并且對VI進行了統一。因為中式快餐的核心就是要標準化,這要求我們要做到口味統一、流程簡單。經過一系列的完善,我們取得了“雙證”,它們是餐飲許可證和QS認證。餐飲許可證大家應該并不陌生,QS認證主要還是針對食品生產廠家,而我們拿到了QS認證,也就意味著肥東老母雞的食品達到了可以進入商超銷售的標準。我們已經實現了食品冷鏈配送,菜品的半成品經過滅菌包裝后配送到店面再進行加工,蔬菜則是由各個店面自行操作,畢竟蔬菜類的菜品是一定要保證新鮮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