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潤綠灌溉有限公司總經理
用潘中的話來形容自己創業前的經歷,那就是“到處游蕩”。就像《阿甘正傳》中一樣,每天不停的跑,卻也沒有一個目的地,“反正就是跑跑跑”。
大學畢業的潘中去了上海一家教育機構做地推,人生中第一次簽訂勞動合同,感覺欣喜又激動,“我覺得自己這輩子就會在這干了”。地推的工作簡單枯燥,但是對于剛畢業的潘中來說確是如獲至寶,他干的比誰都認真,在他看來,只要選中一行,堅持下去就會有收獲。“到現在我還記的上海的肇嘉浜路和天鑰橋路交口,我在那站了一個多月。”
人們常說堅持很重要,但是前提是堅持一項自己覺得正確的事。就算是發小廣告,潘中的腦海中也是想著通過什么樣的辦法,把地推做的更好。但是現實就是在一家大公司,一位地推人員的意見顯得無足輕重,沒有話語權,就沒有行動權。本就不安分的潘中開始新的思考。
“跟對人做對事兒很重要,不是只有努力就行。”潘中的感慨可能道出了很多年輕人的心聲。“心懷鴻鵠之志”是潘中內心最堅定的聲音,不甘于平淡,但是卻又摸不清方向的時候,潘中毅然辭職回到合肥。
“潤綠成立之前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時期,沒有工作,沒有錢,沒有方向”,三無青年的整日游蕩卻游蕩出一家公司,說來根本不可信。阿甘在沒有參加比賽的時候,只是漫無目的的跑。但是正是那些堅持跑步的歲月積累,讓他的天賦沒有“傷仲永”。以致戰爭的時候跑的比別人快,比賽的時候創造輝煌。
潘中也是如此,每日游蕩,窮到為了等一輛沒有空調的公交車在烈日下站半個小時,兩塊五的蛋炒飯也從來不知其味,因為只買的起素炒飯。現在說來,確實戲謔。這樣看似“游手好閑”的少年卻從未讓自己真正閑下來。
“屌絲為什么能追到女神?因為他用心”潘中的幽默總是讓人忍俊不禁。相比之,他之所以創業成功,也是因為用心,用心之處,必有所得。
回到合肥工作,潘中除了“窮癌晚期”,卻依然斗志滿滿。遇到一位“甩手掌柜”的老板,算是潘中的第一個人生機遇。一個人做公司所有的工作,卻每天連蛋炒飯都吃不起,擱誰誰也不干。但是,潘中卻干的起勁兒。全權負責公司所有事務,從什么都不會到獨擋一面,潘中硬著頭皮學會了自己解決所有困難,從技術到業務,從什么都不會,到什么都能做。
操心命”是潘中對自己定義,他從來不會讓自己閑下來,當公司成立初期,潘中去談業務的時候,明知道沒有戲,卻還是留在那幫忙,就是因為他覺得“給別人幫忙總比自己閑著強”,一句無心之言,卻讓他意外的得到這次合作。
很多人總是抱怨沒有機遇,但是殊不知缺少的不是機遇,而是抓住機遇的能力。蟄伏未必就是安逸死,而是等待驚蟄后的春暖花開。
潤綠灌溉有限公司的創辦于他來說算是“負手起家”,沒錢吃飯,負債累累。“但是生活雖然茍且,心中卻不能沒有詩和遠方”,一邊賣滅火器解決吃飯問題,一邊開始創業。出租房,網吧,打印店,三點循環成為他的生活圈。潘中說那時候公司的年度工作計劃里面有一項就是買一臺打印機,資金的尷尬讓他現在回想起來都忍不住自嘲一番。
采訪時至中午,有幸嘗到食堂的大鍋飯。飯前我對公司食堂的理解停留于大學食堂的概念,吃一頓潤綠的食堂,潘中口中的“凝聚力”也就有了親身的體會。庫房里搭起的簡單灶臺,一張長桌上五菜一湯,“廚師”是公司的小伙兒,廚師顯然是兼職。老板員工圍坐一圈,聊聊菜品,聊聊工作,聊聊生活。簡單的一頓飯,卻吃出了家的味道,飯菜很可口,氛圍很溫馨。創業道路上的一碗大鍋飯是一群年輕人創業守業的情誼。
潘中說前段時間公司銀行貸款到期,廠房和公司裝修,財務緊張。公司負責裝修的同事停掉自己家的裝修,把錢貼到到公司。平時大家出行也不到公司報銷,自己掏錢,為的就是幫公司挺過難關。“我最驕傲的不是我成了公司的老板,而是我有這樣齊心協力的團隊,他們才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
一身中式布扣短袖襯衫的復古風也讓潘中攜帶著藝術氣息,辦公室的書法繪畫,中式陶瓷水杯,感覺書香之氣彌漫。但是潘中卻為自己扣上“偽文青”的帽子。
出身書香門第,多少也沾染著書香氣息,談吐間也流露著文學的功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熱衷讓潘中也著實“文藝范兒”了一把。“皆有涉獵,但是都不精”所以“偽文藝”因此得名。
“所謂經驗就是成功人輕松的吹著自己的牛逼,所以沒有成功之前學會低調,學會用心的堅持,別著急,想要的時間都會給你”潘中說:“就像一朵花,大家都會羨慕你的燦爛綻放卻沒人會在意萌芽時經歷的寒風暴雨。”
現在的潤綠發展已經開始接軌國際,日本以及以色列的農業合作也已經逐漸鋪展開來,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公司一步一步從負到零,走上正軌。
回想過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潘中一直以來的信仰。曾經的夢想,曾經蠢蠢欲動的心,曾經游蕩卻不甘平凡的心,此刻于潘中來說感恩堅持,感恩夢想。采訪結束,潘中說接下來會帶著同事們去看一場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沒有夢想怎么起航,沒有堅持怎么遠行?
發布時間:2016-06-24